close
Images@ 巴士底廣場附近 @Qbee
2011/1/30,是我和C待在巴黎的第二個晚上
當時我們正因為2、3度幾乎飄雪的氣溫,一路採用快走小跑步的模式回住的旅店
經過這盞舊道旁的鐵塔店飾,除了巴黎、還是很巴黎
就連旁邊那位留著不可一世捲髮又叉腰的女模特兒,擺在這,妳也覺得有味道極了
Images@ 協和廣場 @Cleo
我認為巴黎,是一座能被一再重新定義的城市
這也許就像Coco Chanel講的,
"In order to be irreplaceable one must always be different"
" 想要不可取代,就是要與眾不同 "
超過2500年的歷史,她選擇用知性感性兼具的姿態掀起世界狂瀾
艾菲爾鐵塔、聖母院、賽納河、紅磨坊......
太多大文豪或黃金年代闡述的巴黎是那樣的迷人甚至愛到沈醉墮落,甘願在此終了一生
Gertrude Stein(旅居巴黎美國現代派作家兼女權主義活動家)曾經這樣說,
" 重要的不是巴黎給了你什麼,而是巴黎沒從你那裡奪走什麼 "
Images@ 蒙馬特 @Cleo
不管是傳統的、自由的、創新的、開放的......
你都可以輕易在巴黎每個地方找到衝突美好的片段
累積的腳程,也絲毫不會對巴黎感到厭倦
要說我最喜歡的地方,反而不是巴黎鐵塔,
應該是蒙馬特聖心堂一帶和蒙塔涅大道
這兩個迥然不同的地區一是靠近巴黎外圍、另一個則是位在香榭大道附近
Images@ 蒙馬特 @Cleo
走進蒙馬特一帶,會被窄巷和高高低低的石階所吸引
那裡是藝術家聚集地,到處可見獨特小店或畫家市集
你不知道下個彎會有什麼藝術品?
記得那時候和C在聖心堂後面亂繞,通過不知名小岔路和一段小坡
我們發現迷你的達利博物館:)
Images@ 蒙馬特 @Cleo
或是一對正在熱吻的情侶
Images@ 蒙馬特 @Cleo
又或是歐洲無所不在的騙人把戲(叫你下注,藉此騙走你的私房錢)
為了拍這照片,C還被那位正在看鏡頭的老男人大罵
Images@ 蒙馬特 @Cleo
另外,緩慢的步調也是我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
走累了,你可以到轉角來上ㄧ杯Coffee
體會法國人悠哉浪漫的小時光
Images@ 蒙馬特 @Qbee
穿越蒙馬特區,搭著地鐵來到斜對角方向,較時髦熱鬧的城
那裡是蒙塔涅大道,奢華名牌的集聚地
但這卻不是我愛她的理由....
Images@ 香榭大道與蒙塔涅大道間 @Cleo
那次我們走到蒙塔涅大道,已經接近傍晚
歐洲的店幾乎六點過後就打烊了
走在沒有開店的街道,反而比熱鬧更吸引我
遠方高跟鞋聲響、談笑聲、警察騎著馬匹巡街的聲響....
靜置的櫥窗擺設反而成了配角
延著寂靜的街,我和C聊著台灣和英國的事
有時候停下來對著某間店指指點點、有時候小跳步繞過幾根地上的小柱
10點多,我們還在彷彿城中城的蒙塔涅大道走著
眼前看不到幾位歐洲人,更別說黃皮膚的
現在想起來,
我們就像是《午夜‧巴黎》墜入1920燦爛年代的Owen Wilson,在巴黎探索自我
雖不是禪的境界,卻也感受到寧靜帶來的滿溢幸福
Images@ 蒙塔涅大道HERMES櫥窗一角 @Qbee
Images@ 巴黎街景 @Cleo
To sum up....
Lucinda Holdforth(巴黎/女人作者):
"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",人們很愛引用這句海明威的名言
彷彿單單對巴黎的回憶就以足夠令人心滿意足。
如果巴黎是一場饗宴,那麼我還沒吃飽喝足,我還沒嚐夠巴黎的滋味。
事實上,我永遠無法饜足,
這就是為什麼我還會不停地回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Qbee:
巴黎就像Soufflé(舒芙蕾),有著堅毅外表、柔軟身段。
淺嚐一口,不會要了你的命,但你卻輾轉難忘。
全站熱搜